干预之前(三)——睡眠问题的干预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现象:在幼儿园,中午其他小朋友都能躺下睡觉,而我们的孩子旁若无人的蹦着跳着叫着,这样如何实现我们的“潜伏计划”?如何实现融合?晚上孩子半夜了不睡,凌晨醒了玩,早晨又叫不醒——这在谱系孩子身上常常发生。在我们考虑怎样提高孩子在干预期间的配合度,怎样使项目快快达到完成标准时,有没有想到孩子在个训课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闹情绪甚至无精打采的睡着了等等情况的众多原因中,“头天晚上有没有睡好”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

普通人一天的睡眠时间:

  • 1-3岁12-14小时
  • 4-5岁11-13小时
  • 6-11岁10-11小时
  • 12-18岁8.5-9.5小时
  • 18岁以后7-8小时。

科学统计显示,63%—80%的谱系孩子会有睡眠问题,并且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会自己变好。因此睡眠干预非常必要!

首先说说由谁来执行睡眠干预呢?这就是我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睡眠干预的执行者最合适的无疑是家长。所以,为了我们的孩子,家长必须“专业”起来。

直奔主题吧。

对谱系孩子进行睡眠干预的实质是帮助他们建立“睡眠技能”,使他们能够在恰当的时间主动进入睡眠状态(上床后15分钟内入睡)。

对于“睡眠”这个行为来说,有什么前事环境可以帮助孩子调整睡眠呢?从环境上考虑,列出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

  1. 睡前1小时不要接触电子设备(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适宜进行安静且快乐的活动(看书、听故事等)
  2. 家长每天给孩子固定睡前作息,如去厕所——洗澡(刷牙洗脸)——换睡衣——铺床——上床睡觉。可以使用视觉提示卡。
  3. 孩子卧室应没有睡眠干扰物(孩子喜欢的玩具),床应让孩子感到舒适,可以有固定的睡眠陪伴物(固定的玩偶等)。

此外,卧室温度最好不宜太热,适当偏凉一些的温度有助于孩子入睡,睡前保持卧室光线暗,没有噪音等。要让孩子养成只能睡在自己床上的习惯,并且应是独立睡眠。白天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和晒太阳的时间对于夜晚顺利入睡也是非常有益的。

做到这些前事环境的设计后,如果孩子还是不能很好的建立睡眠技能,我们就要考虑进行积极的调整睡眠程序了:

  • 白天让孩子每隔一天有4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不是每天!)
  • 在睡前除了前面讲的前事环境准备外,我们和孩子在睡前做安静的活动,观察孩子,直到孩子想睡觉的时候,再往后拖延半小时,也可以直接在对孩子的睡眠进行基线数据收集后,让孩子晚于平时睡眠时间1小时上床。
  • 如果孩子顺利入睡了(15分钟内入睡),在1-2天后把当前入睡时间向前调15分钟作为孩子的入睡时间让孩子去睡觉。
  • 如果孩子中途起床,则直接把他放回床上,尽量不互动,不要有语言交流。
  • 在睡眠干预期内要让孩子睡够符合其年龄的时间,如果晚睡了1小时,早晨要相应的晚叫醒1小时。这样逐渐向前调整至正常入睡时间。

建议家长们有条件的话最好让孩子有自己的房间且独立入睡,和家长睡在一间房的孩子也要和家长分床睡。成功的睡眠干预不仅体现在入睡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还包括孩子应独立入睡。在独立入睡方面,适合家长使用的方法有两个:

  • 一是每隔几分钟去看一下孩子,慢慢增加间隔时间(按设定好的时间执行而不是根据孩子的行为,即使孩子哭闹,没到时间也不能去!)。这个初始时间间隔的设定要看家长能忍受孩子哭闹多长时间了。通常家长比较难执行,会不忍心,但其实坚持一下,挺过去就没事了。
  • 第二种比较温和一些,家长和孩子在一个房间内,但不互动,不说话,家长和孩子的距离慢慢拉远(比如,从坐在床边到坐在距离孩子半米,再到坐在门边,最后达到孩子独立入睡)。

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孩子还可以使用“睡眠特权卡”,内容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设定。比如可以允许睡觉后起床用一次;如果一晚上没有起床,没有用特权卡,第二天起床后可以有额外的奖励等等。

睡眠干预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睡眠时间作好记录,睡眠记录单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行设定,这里给大家一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干预”之前系列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做好“干预”之前的(一)(二)(三),就为我们的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期我将带着大家走进孩子的“干预”——走进“ABA”。